湖北日报评论员艾丹表示:“在考虑GDP和GNI时,我们既重视‘中国经济’,也重视‘中国人民经济’。”日前,中共中央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届中央四中全会精神。会上,“中国经济”一词引起关注。 “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经济”两个字的区别,进一步强调了我国发展的支点,也进一步体现了今年两次全国会议提出的“人力资源投资”。我们常常把中国经济比作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其实,我们看重的不仅仅是船的方向,而是船上每个人的感受。让我们首先看两个概念。 GDP是公众熟知的国内生产总值,而GNI则是相对不太为人所知的实体。据国家统计局称GNI,即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所有常住单位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I等于GDP加上第一部分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减去第一部分向国外支付的收入,即GDP加上第一部分从国外获得的净收入。从两者的区别来看,GDP是一个生产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化。 GNI是一个收入概念,主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宏观经济收入分配情况。简单来说,GDP和GNI并重,就是“产出”和“收入”并举,就是“把蛋糕做大”和“分好”。在国际上,“人均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指标。发展就是提高国民总收入的知名度,让人民在生活中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国家发展浪潮,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取得更大提高。 “我们的目标雄心勃勃且简单。最终,它是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中共中央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目标。从惠及民生、促进消费,到坚持商品投资和人的投资紧密结合,到加强普遍性、基础性、综合性的民生建设;从优化生育支持和生育政策,解决少儿难育问题,到完善老年残疾、痴呆患者的照护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支持,从改善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和基本生活条件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促进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 “十五五”期间,将对税收、养老金、保障性住房、儿童保育补贴等再分配制度进行更根本性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超过14亿,未来10年中等收入阶层将超过8亿。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如何激发消费潜力?中共中央四中全会明确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础,要求大力扩大消费。激活消费潜力的关键是让人们有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这个角度来看,GDP和GNI是相辅相成的。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提高、人口消费结构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正在创造行业的机会。转型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了内生动力和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展望未来五年,我们将把货物投资和人的投资更好结合起来,实现人民生活福祉和发展质量双向改善,中国现代化质量进一步提升。